您好!欢迎来到首页--成都蓝顶品牌发展有限公司 ,请 登录  免费注册

重点话题

名家评论员

  • 妙红

    妙红,本名肖毅,知名评论人、策划人。现任艺术•能见度移动互联创投平台创始主席、成都蓝顶艺术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。

  • 李继祥

    知名艺术家,“85艺术”代表人物

艺术品只有进入消费领域才是出路

2015-05-04 13:45


  艺术·能见度今天邀请到资深媒体人和互联网人士、新浪网四川站总编辑邓凯先生,就能见度“让艺术品回归消费品”这一经营理念,发表他的看法。邓凯认为:艺术品只有进入消费领域才是出路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Q=艺术·能见度

  A=邓凯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  Q:邓总,首先感谢您和您的团队,在艺术·能见度上线公测之前的孵化,以及现在正在进行的优化工作所给予的支持。那么,我们想知道,是什么原因让您对艺术·能见度这个基于“群众路线”的移动互联平台,能够给予这么大的支持?

  A:首先我是赞同“群众路线”这个提法的,也就是说,我对你们提出的“艺术要回归凡间,艺术品要回归消费品”这一经营理念,持欣赏的立场。


  Q:我们知道,艺术品在互联网上的开拓,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。有一个统计数据,目前中国的艺术品电商已经达到2000多个。这是不是又形成了一条羊肠小道?您怎样看待艺术品市场的出路?

  A:2000多家艺术品电商不是一个恐怖的数据,在此之前,中国有多少线下的画廊?以及打着美术馆、艺术中心旗号的画廊?当然,他们之前也竞争剧烈,只要是市场经济,没有竞争是不可能想象的。至于艺术市场的出路,我刚才就说了:群众路线。


  Q:那么您可以谈谈,您所理解的艺术·能见度提出的“群众路线”吗?

  A:先讲个故事吧。在很多人眼里,我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了,当然,本身也算一个知识分子,因此我也想在我家里,布置一些艺术作品。记得我刚搬新家时,我到处都找不到价格合适的艺术品,也就是几百几千的作品。在购买家具时,销售商倒是告诉我,他们可以一起置办。但最后我发现,他们无非是给我置办一些“框画”,说穿了就是印刷品。能见度最早和我聊的时候,说你们只打算推出价位在万元左右的原创作品,甚至主力作品是数百到数千的时候,我有点诧异。因为在此之前,我所知道的,就是那些春拍秋拍上,动不动就几百万几千万的“莽家伙”,我觉得原创艺术品距离我相当遥远。


  Q:现在您觉得还遥远吗?

  A:事实上,我不会,也不懂收藏、投资艺术品。当然不排除我运气好买一了一幅青年画家的画,最后它涨得与曾梵志作品的价格差不多,我睡着都会笑醒。但我首先需要一些至少我看上去觉得有美感的艺术作品,放在我家里,挂在我家的墙壁上,说白了,它和我购买的其他装饰品起相同的作用,就是让我赏心悦目,让我的家看上去有档次,有品位。原来我觉得很遥远,现在我觉得,“能见度”这个名字很好,看得到,买得起。


  Q: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,您觉得艺术市场的出路在哪里?

  A:能见度平台的联席主席刘勇老师我也很熟悉,他在1992年投资创办“广州双年展”时,让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第一次直面市场。过了二十多年,艺术品市场早就风起云涌,而且越演越烈,线下画廊大面积关门,线上交易平台滚雪球一般出现。但是,又有哪一家不是在鼓捣大家“艺术品买了就增值”?成群结队地去追捧已经到了天花板上的艺术品,这和炒股票有区别吗?我欣赏你们提出的,“艺术品首先是建筑的附属品装饰品”这一说法,做艺术市场(其实也是其他大多数市场),敢说不去“浮油面子”,不去追捧炒作大牌艺术家和天价艺术品,不动辄做什么资产包、基金,而是踏踏实实做更为广阔的大众市场,这才是出路。


  Q:最后问一个个人问题:邓总您家里购置有艺术品吗?

  A:一直想买,找不到合适的。现在有了你们这个平台,我想可以买到一些可以挂在我家墙上,又不是很让人肉疼的艺术作品了。


文章来源:艺术·能见度ysnjd.com

上一篇 下一篇